韦德国际

新聞
專注創新性的3D細胞技術產品與服務
新聞
/
/
/
國際共識 | ISCT關於定義和表徵間充質基質細胞的最低標準達成共識

國際共識 | ISCT關於定義和表徵間充質基質細胞的最低標準達成共識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韦德国际生物
  • 來源:韦德国际生物
  • 發佈時間:2025-05-09
  • 訪問量:469

【概要描述】此次ISCT在間充質基質細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的共識定義中納入了九項內容

國際共識 | ISCT關於定義和表徵間充質基質細胞的最低標準達成共識

【概要描述】此次ISCT在間充質基質細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的共識定義中納入了九項內容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韦德国际生物
  • 來源:韦德国际生物
  • 發佈時間:2025-05-09
  • 訪問量:469
詳情

【國際共識】

間充質基質細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MSCs)自1995年首次作為治療藥品進行臨床研究以來,已有超過1000餘項MSC臨床試驗在 ClinicalTrials.gov 網站上註冊。儘管在不同的臨床前疾病模型中,MSCs展現了令人鼓舞的結果,但各種使用 MSCs 的臨床試驗卻表現出了不太樂觀的結果。

國際細胞與基因治療協會(ISCT)於2006年首次提出了定義MSC的最低標準。但自其發佈以來,學術界對該定義提出了諸多批評,包括其中容易產生誤解的細胞分化實驗、在功能上定義基質細胞的局限性、以及未考慮組織來源等。此外,頻繁使用「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這一名稱造成了人們對這些細胞功能的混淆。因此,關於間充質基質細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的定義在 2019 年進行了更新。

在最近一項描述間充質基質細胞在臨床前和臨床研究中如何定義和表徵的綜述研究中,強調了用於定義間充質基質細胞(MSCs)的標準、組織來源、細胞特徵和培養條件等存在廣泛差異,影響了研究的可重複性或可比性。

為了提高間充質基質細胞研究領域的臨床轉化能力、可重複性和透明度,科學界需要就如何定義間充質基質細胞達成共識。此次通過正式的共識過程——即使用德爾菲法(Delphi)來制定了基於共識的間充質基質細胞定義,以及使用間充質基質細胞療法的臨床試驗報告指南。

 

此次ISCT在間充質基質細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的共識定義中納入了九項內容,其中包括:

 

【術語】

1. 仍使用「間充質基質細胞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MSC) 」作為標準術語。

依據(Rationale):

間充質基質細胞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MSC) 包括從多種不同組織中分離出的異質性細胞群。「 間充質基質細胞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 應作為一個統稱術語使用,需進一步明確物種、組織來源及其他相關屬性來明確描述細胞特性。間充質基質細胞在體內的主要治療效果與其分泌作用相關,而非其「乾性」特徵。以「MSC」為縮寫的研究體量龐大,這對於非專業人士或新接觸該領域的研究者而言,延續性使用MSC縮寫對「間充質基質細胞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的認知度至關重要。

 

【細胞表面標誌物】

2. 必須通過陽性及陰性標誌物描述,來定義間充質基質細胞。

3. 應在方法學部分,詳細說明將細胞標誌物視為陽性或陰性的流式細胞檢測閾值(即細胞百分比)。

4. 應報告每個陽性及陰性標誌物的流式細胞檢測結果,以及陽性細胞百分比。

5. 應報告用於定義間充質基質細胞的陽性細胞標誌物(包括 CD73+、CD90+ 和 CD105+)。若使用其他標誌物也需說明。

6. 應報告用於定義間充質基質細胞的陰性細胞標誌物(必須包括CD45- )。若使用的其他組織相關標誌物也需加以說明。

依據(Rationale):

與會者一致認為,儘管目前尚無特定的間充質基質細胞標誌物,但可以組合使用一系列陽性及陰性細胞標誌物來定義這一異質性細胞群。報告所研究MSC群體的陽性及陰性細胞標誌物,對表徵細胞群並確保其純度至關重要,這是確保MSC研究可重複性和透明度的兩個關鍵因素。

大家認識到,儘管明確細胞標誌物很重要,但也要保持一定靈活性,因為 MSC 標誌物會因組織來源不同而有所差異,並且在體外培養擴增過程中也會發生變化。在第三輪討論中,與會者強烈建議使用 CD45-作為陰性細胞表面標誌物,以驗證不存在造血譜系細胞的污染。報告流式細胞檢測閥值被確立為所有標誌物的標準要求。

 

【組織來源】

7. 需註明MSCs的組織來源以明確其特徵,任何組織都可作為其來源。

依據(Rationale):

與會者都認同報告組織來源的重要性,因為這會影響間充質基質細胞的表型和功能。關於潛在的組織來源,大家一致認為,隨着單細胞新組學方法的發展,研究人員或許能夠從包括大腦在內的任何組織中分離和鑑定出間充質基質細胞。由於間充質基質細胞定義處於不斷變化中,會因細胞表徵的新方法發展而受到挑戰,因此決定不限定特定的組織類型,這也有助於該定義的可持續性。關於間充質基質細胞作為治療產品的臨床應用,與會者也強調,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組織來源的間充質基質細胞經過了臨床試驗驗證,相關研究報告中應明確引用這些已驗證的來源。

 

【乾性證據】

8. 若研究者使用「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這一術語,則必須提供證明幹細胞特性的方法描述。

依據(Rationale):

與會者討論認為,在臨床前和臨床研究中使用「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更多地原因是由於對間充質基質細胞(MSCs)術語的誤用或混淆,而非基於對幹細胞(stem cell)特性的主張。如前所述,已達成共識保留「間充質基質細胞」這一術語,並排除「間充質基質細胞和間充質幹細胞是可互換的術語」的表述。因此,如果研究者使用「幹細胞(stem cell)」這一術語,並聲稱所使用的間充質基質細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具有幹細胞特性,就必須提供幹細胞特性的證據。但對於構成「幹細胞特性證據」的具體實驗方法或數據標準,尚未達成共識。

 

 

【效力和特性】

9. 必須通過描述關鍵質量屬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 CQA)來評估間充質基質細胞(MSCs)的效力和特性,以明確臨床應用中的間充質基質細胞的特徵。

依據(Rationale):

與會者討論認為,儘管間充質基質細胞(MSCs)的特徵和作用機制正逐漸明晰,但仍需通過對細胞生物學質量屬性的全面分析,評估其功能和生物學合理的效力,以確保間充質基質細胞臨床研究的透明度和可重複性。

 

 

【參考原文】

Delphi-driven consensus definition for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nd clinical reporting guidelines for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based therapeutics. Cytotherapy. 2025 Feb;27(2):146-168. doi: 10.1016/j.jcyt.2024.10.008.

 



【關於韦德国际】

北京韦德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由清華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杜亞楠教授科研團隊領銜創建,清華大學參股共建。核心技術源於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並憑藉此項技術榮登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更獲得國家科技部多項重點研發專項支持。

作為高質量三維細胞製造專家,韦德国际生物提供基於3D微載體的一站式定製化細胞規模化擴增整體解決方案,打造了原創3D細胞智造平台,實現規模化、自動化、智能化、密閉式的細胞藥物及其衍生品生產製備,以此幫助全球客戶建立最為先進的細胞藥物生產線。在開創【百億量級】幹細胞製備工藝管線後,加速向【千億量級】進發,致力於以3D細胞規模化智造技術賦能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惠及更多患者。 

關鍵詞: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推薦新聞

版權所有: 北京韦德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8061910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7749號

聯繫韦德国际

官方公眾號

官方公眾號

版權所有: 北京韦德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8061910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7749號